业绩大降、股价下跌之外 伟思医疗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
文|和讯财经 权婷
(相关资料图)
营收、净利润双降之际,高管却集中抛出减持计划,继此前核心技术人员离职后,伟思医疗再次引发投资者热议。
自称业绩下滑系疫情影响 同行却业绩大涨
日前,伟思医疗披露2022年度业绩快报,营收3.22亿元,同比减少25.21%,净利润9388.87万元,同比减少47.2%。
伟思医疗将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归咎于疫情影响,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地(华东、华中)地区因疫情反复,影响了进院销售、物流运输与装机服务。同时受疫情影响,公司业务重点区域客户沟通、新品宣发等活动都有不同程度的推迟或取消,从而影响了销售目标的完成。
不过,伟思医疗上述解释似乎站不住脚。
在同样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及2021年,伟思医疗却实现业绩同比增长。2020年,公司营收3.78亿元,净利润1.44亿元,分别同比增长18.66%、44.07%;2021年,营收4.3亿元,净利润1.78亿元,分别同比增长13.66%、23.77%。
同样受到疫情影响,伟思医疗为何在2020年、2021年实现业绩增长,2022年却大幅下滑。
此外,在同样的市场环境下,伟思医疗的同行交出的成绩单也与其截然不同。2022年度,普门科技营收9.83亿元,同比增长26.34%,净利润2.56亿元,同比增长26.01%;2022年前三季度,麦澜德营收2.98亿元,同比增长29.36%,净利润9806.49万元,同比增长26.47%。
股价低位 高管、股东仍坚定减持
与业绩快报一同披露的,还有一则高管减持公告。
伟思医疗董秘钟益群、财务总监陈莉莉、首席运营官张辉、高级研发总监仇凯纷纷抛出减持计划。其中,钟益群、陈莉莉分别拟减持不超过3125股,张辉拟减持不超过3750股,仇凯拟减持不超过5000股。上述股份均来自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归属的股份,四人给出的减持原因均为自身资金安排。
经梳理,2022年,公司股东阳和投资还两度减持,阳和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分别在2月16日、9月17日披露减持计划。据其最新减持计划,阳和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为6.35%,而拟减持比例就达到6%,可谓是“清仓式”减持。
不过,伟思医疗的股价表现却不尽如人意。2020年7月上市以来,伟思医疗自2020年8月6日触及历史最高点234.65元以来一路下跌。3月2日,伟思医疗收于63.39元,较最高位时已跌去72.99%,总市值剩约43亿元。
在公司净利润接近腰斩、股价低位徘徊之际,公司股东、高管仍坚定减持,也引来投资者质疑。有投资者在股吧质问,“未来一片向好,高管为何减持?”
核心技术人员离职 如何留住人才值得深思
在业绩下滑、股价下跌之外,人才流失也成为外界的关注焦点之一。
2022年底,公司核心技术人员黄河、高级管理人员伍夏因个人原因离职。其中,黄河任职期间负责组织和管理研发工作,主要负责康复机器人(300024)项目,打造以外骨骼康复机器人为中心的康复机器人产品线系列。其任职期间,作为公司专利的主要发明人共取得31项专利。
据2021年报显示,外骨骼机器人X-walk系列产品能够覆盖脑卒中及脊髓损伤病人全周期的步态康复训练,其中X-walk200/300下肢步行外骨骼辅助训练装置顺利拿证并于年底上市销售。
伟思医疗表示,上述专利均为职务发明创造,所有权均属于公司,不存在涉及职务发明的纠纷或潜在纠纷。
2021年报显示,黄河年薪为90.81万元,是四位核心技术人员中除公司董事长、核心技术人王志愚以外薪酬最高的一位。同时,在2021年披露的股权激励计划中,黄河也是获授予股票数量最多的一位,为5万股,占授予总量比例4.66%。剩余三位核心技术人获授予股票数量分别为4万股、2.5万股、2万股,均低于黄河。
这样一位技术大拿的离职,很难不让人担忧他的离开是否会影响伟思医疗后续新品的研发工作。
此外,黄河的离开,也再次引发外界对伟思医疗的人才培养、核心团队凝聚力的疑问。
公开资料显示,伟思医疗的竞争对手麦澜德4名核心技术人员中,杨瑞嘉、史志怀、范璐均曾在有伟思医疗就职。且杨瑞嘉、史志怀等创始股东均曾担任伟思医疗核心职位,在未离职前就曾委托他人代持设立了麦澜德,二者也因此发生过多起专利纠纷诉讼。
康复医疗器械在理论、技术创新方面本就活跃,要求公司不断进行技术升级迭代,对企业的研发能力有着高要求。若伟思医疗人才流失加剧,其面临的局面或将更为艰难。
关键词: 伟思医疗